搜索

【合肥机器人院】科创周刊(12.16-12.22)

发布时间:2025-01-10 10:59:14

 
    政策速递    
 
 
国常会研究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
 
       12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作出安排,研究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指出要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规范运作政府投资基金,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要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不同类型基金差异化管理机制,防止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要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责任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来源:新华社)
 
四部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通知提出,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试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中小企业上云率超过40%。初步构建起部省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重点场景供需适配、公共服务保障有力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来源:中国政府网)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时隔20余年迎来修订
 
       12月20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文件,公开征求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1月18日。修订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有多项调整,包括(一)明确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定义和工作原则;(二)调整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主管部门;(三)明确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的设立原则;(四)认定登记时间由30天缩短为15个工作日;(五)明确技术合同登记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六)明确涉密合同应该进行脱密处理;(七)多卖方的技术合同可分别进行登记;(八)技术合同类型由“四技”调整为“五技”(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许可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来源:工信部)
 
安徽常态化征集未来产业科技攻关需求
 
       12月18日,安徽省科技厅发布通知,面向全省常态化公开征集未来产业科技攻关需求,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储备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征集领域面向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等7大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以及第三代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N个前沿领域,常态化开展科技攻关需求征集。
 
       通知明确,鼓励填报单位联合省内外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团提交攻关需求。优先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或具备产业带动能力的科研机构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优势力量,系统布局多个子课题的协同攻关需求。优先支持与国家级省级高能级创新平台合作攻关的攻关需求。(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行业头条    
 
中国工程院发布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手术机器人等入选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日前在京发布,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五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的、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或关键技术装备,也涵盖工程科技关键原始创新与突破。(来源:人民网)
 
智元机器人已量产千台人形机器人
 
       据文汇报消息,人形机器人“独角兽”智元机器人已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截至12月15日,机器人累计产量已有962台,主要应用于交互服务和柔性制造领域。智元机器人表示,将力争打造成全球最大机器人生产与数据采集基地。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是上海去年最受追捧的科技公司之一,迄今已获得7轮融资。该公司目前估值已达到独角兽级别,即10亿美元。去年8月,智元机器人发布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智能原型机远征A1。时隔一年,其第二代产品远征A2在动力、感知、通信、控制4个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以动力为例,灵巧手的自由度数从12个跃升至19个,主动自由度翻倍至12个,高精度力控7自由度双臂能精准执行阻抗控制、导纳控制、力位混控等多种力控任务。智元上海临港量产工厂今年10月投产,具备体系化、标准化的机器人生产流水线,规模化加工生产机器人。(来源:文汇报)
 
全球首例远程单臂单孔机器人手术成功完成
 
       日前,一场跨越成都到拉萨、距离2000多公里的远程机器人手术成功完成,这是全球首例单臂单孔机器人远程手术,是我国在前沿微创技术应用的又一重大突破
 
       此次手术中使用的精锋单臂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高端医疗设备,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单臂单孔手术机器人,在性能参数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悉,2017年创办于深圳的精锋医疗,自主研发并上市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打破了国外品牌的技术垄断,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完整突破,在关键技术参数上也有新的超越;是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多孔和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均已获批上市的公司,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在远程领域同时完成了远程多孔和远程单孔机器人人体手术的公司。
 
       目前,精锋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在全国27个省份超过150家医院累计开展超过5000例临床手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微创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来源:深圳特区报)
 
GGII:预计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同比下滑5%左右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计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约30万台,同比下滑5%左右。从需求端角度看,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延续分化态势,三大基本盘(汽车及零部件、3C、新能源)中仅3C电子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相对亮眼,汽车整车与新能源行业承压明显,尤其是新能源行业,需求呈现大幅下滑态势;食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半导体行业受益于行业需求的释放,需求增长亮眼,不少晶圆搬运机器人厂商受益其中;物流仓储行业延续承压态势,需求呈下滑趋势。其它一般工业鲜有明显复苏迹象,GGII判断,需求问题已成为当前产业链核心矛盾点。从企业层面来看,内外资企业分化加剧,从前三季度业绩增长情况来看,国产头部企业业绩增长均高于外资厂商。(来源:界面新闻)
 
安徽省首个科创大集在合肥开市
 
       12月17日,“安徽技术经理人重点产业实训暨合肥市科创大集开市活动”在安徽创新馆举办。合肥市科创大集是我省首个集成果展示、项目路演、政策咨询、场景应用及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的科创大集市。在此次科创大集上,来自量子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各领域的70余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企业超100件科创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吸引了产业链龙头企业、投融资机构、技术经理人等众多“赶集人”,供需双方深度洽谈、对接合作,共同帮助最新科技产品打开市场。(来源:安徽创新馆)
 
 
    投融资    
 
一商用清洁机器人智能制造商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近日,上海文图跃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Aventurier)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内江高新区产业基金科新融商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完成后,Aventurier将持续致力于海外品牌建设、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
 
       Aventurier是一家商用清洁机器人智能制造企业,集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于一体。创立于2022年,核心技术涵盖SLAM技术、运动控制、多机调度、感知避障、智能交互、自动化仿真测试、数字化、大型融合智能机器学习等,旗下主要产品为各规格的商用清洁机器人,广泛适用于所有商用需清洁场景,包括商业地产、商超、酒店、轨道交通、工业等诸多领域。目前公司第一款产品为Artist1商用洗地机,量产后半年,完成了数千万收入,并打开了美、英、法、德、加、澳、韩等主流发达国家市场,保证后续的高增长潜力。据悉,公司第二款产品B1具身清洁机器人将于2025年投放市场。(来源:猎云网)
 
合肥市种子基金支持企业突破100家
 
       近日,合肥市种子基金支持企业突破100家。合肥市种子基金聚焦“原始创新、源头创新、集成创新”,发挥首投效应,围绕“6+5+X”产业体系全面布局,实现县区全覆盖,促进高校院所、本地县区、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已投项目后续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超17亿元,累计资本放大系数达8.2倍,估值超1亿元的“硬科技”项目超30个,多家企业在种子基金支持后迅速获得千万元级新融资。(来源:合肥发布)
 

上一篇:2024, “新”!

下一篇:【合肥机器人院】科创周刊(2024.12.30-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