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合肥开幕。大会通过发布一揽子政策措施、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签约重大项目、组建产业生态联盟等系列活动,推动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我院院长于振中成为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
发布“6128”工程 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会上,合肥市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政策举措——“6128”工程重磅发布:计划在一年内开放60家整车配套企业供应链目录,为100家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与技术攻关支持,打通华为、讯飞两大多模态“智慧大脑”,实现行业标准统一,形成强大共性服务能力,并在8大应用场景加速落地。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提供每年1亿元专项补贴,全方位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成立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专家指导委员会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专家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成员汇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宏、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等权威专家、头部企业高管与行业领军人才,我院院长于振中在列。
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专家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右一 于振中)
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专家指导委员会旨在搭建创新交流的高层次智库平台,汇聚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权威专家、头部企业高管与行业领军人才,整合行业资源、企业优势,营造研发、制造、训练、测评、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全力推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产业协作。
委员会还将主导发起行业论坛、发展大会等活动,加快央地合作、企业协同、场景创新、项目落地,密切国内外智能机器人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合肥智能机器人影响力。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与场景深度融合,大会联合发起成立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合肥将加快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作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合肥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智能机器人产业潜力巨大。下一步,合肥将紧抓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大力推动产业集群成势,完善产业集群图谱,加快集聚一批技术型、平台型、产品型企业,打造国内一流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区,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链成群。不断优化产业生态聚势,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场景,构建1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丛林,联合知名高校培养应用型、交叉学科型紧缺人才,推动更多优质要素资源高效集聚。
2025年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紧扣“科技筑基 创新驱动——共绘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主题,汇聚众多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聚焦前沿科技,展开深入交流,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推进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高效助力高端技术加速转化,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商业领域落地开花,迈向大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