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创周刊:工信部开展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标准研究;安徽布局实施100项省科技攻关项目;机器人灵巧手最大种子轮诞生

发布时间:2025-04-14 17:07:20

 
 
    政 策 速 递    
 
 
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虽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少困难,但我国经济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发展前景长期看好。将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加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在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同时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入落实各项支持性政策,着力规范涉企执法,进一步解决账款拖欠、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服务。
 
(来源:新华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将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
 
       根据日前印发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组建5个以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其中,将围绕筑牢产业发展安全底线,组织编制强制性国家标准100项以上。围绕推动产业全球化发展,支持100项以上由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全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8%。
 
       在新兴产业标准建设方面,工作要点中明确了优化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推进5G-A、低空信息基础设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开展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标准研究。
 
       此外,还将开展新材料,关键零部件、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能源汽车,特殊行业应用等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高端装备,绿色智能船舶、深海极地装备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低空产业、大飞机等民用航空标准体系建设。
 
(来源:新华社)
 
 
安徽2025年投资增长目标为5%左右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5)》,聚焦新兴产业投资、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提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提出2025年安徽省投资增长5%左右的主要目标,并力争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10%。
 
       《方案》强调创新能力建设,安徽布局实施100项省科技攻关项目;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项目建设;加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力度,布局一批未来场景实验室、试验区和科技园;深入推进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和合肥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智能算力规模超20000P。
 
       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对外商投资超过500万美元的省新兴产业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支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鼓励有实力的本土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开展反向投资。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安徽省启动2025年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引智专项攻关
 
       4月9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征集2025年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引智专项攻关指导目录的通知》,申报时间为4月11日—4月30日。
 
       征集类别包括关键技术攻关类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类。其中关键技术攻关类面向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有关商协会、学会,省内企业征集,重点围绕安徽省省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和工业级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先进材料等未来产业,以及关键零部件、关键元器件、关键材料、关键软件、关键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重点领域。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类面向省内大企业征集,重点围绕企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行 业 头 条    
 
 
英媒:人形机器人较量 中国巧妙占上风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9日刊登题为《中国在与美国的人形机器人较量中巧妙地占据上风》报道,指出在人形机器人较量中,中国巧妙地占据上风。
 
       报道称,宇树科技引领的该领域的众多中国初创企业——包括智元机器人、众擎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科技和优必选科技——近几个月来凭借社交平台上的视频吸引了众多关注。这引人注目地展现了中国在人形硬件制造方面的实力,而这可能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新前沿。投资银行分析师预测,该行业可能产生出继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之后下一个被广泛采用的设备。
 
       研究人员表示,中国深厚的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供应链为该国带来了领先优势,许多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已经在中国制造并应用于电动汽车。这些零部件包括电池和激光雷达等视觉系统。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在运动部件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而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处理器仍然是大多数人形机器人的“大脑”。
 
       但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在产品和用例的多元化方面行动极其迅速,而美国企业似乎更倾向于追求‘终极’解决方案;中国采用‘自然选择’的方式,产品模式极其多样化。”中国将人形机器人列为需要支持的战略性产业,并正大力资助初创企业。
 
(来源:参考消息)
 
安徽“贷投批量联动”将向全省16个地市扩围
 
       4月10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贷投批量联动”工作推进会,以政金协同的方式持续完善与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贷投批量联动”按照边探索边实践、边实践边改进的工作思路推进,由最初的合肥市高新区试点逐步推向全省6市(8区)。“贷投批量联动”将进一步向全省16个地市扩围,打造升级版本,鼓励各地市在综合分析科技金融发展的资源禀赋、科技能力、金融生态和产业基础上,制定本地化、差异化的“贷投批量联动”运作模式和工作方案,为科创企业成长提供贷投双轮驱动金融服务,推动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与试点期科创企业线下推送不同的是,“贷投批量联动”升级版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设立的主题版块和线上数据库,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全国创业投资项目对接平台等互联互通,全方位汇集了科创企业的基础信用、全流程经营和多元融资信息,可在线筛选出已投拟投科创企业“白名单”,进一步扩大了省市县三级科创企业服务覆盖面,有效改善了贷投批量化导入、打包式投入效果。
 
(来源:中安在线)
 
傅利叶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N1:开发者可实现完整复刻
 
       4月11日,上海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并同步开放完整本体资源包。
 
       FourierN1采用紧凑型硬件架构设计,身高1.3米,体重38公斤,全身拥有23个自由度。整机结构由铝合金与工程塑料复合构成,电池采用背部插拔式设计,单次连续运动续航2小时以上。傅利叶表示,在工程验证环节,N1已累计完成超过1000小时的户外复杂地形测试,单次连续运行时间超过72小时,全面验证了其结构设计的稳定性、耐久性与环境适应性。同时,N1可稳定实现15°~20°坡度斜坡通行、20厘米楼梯攀爬、及撑地爬起等高难度动作,同时“开源即ready”,开发者可实现 N1 的完整复刻,后续还将开放更多的算法模块。
 
       至于为何选择开源,傅利叶表示,现在市场虽然看起来如火如荼,但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期待帮助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让更多人加入行业变革,让行业能有更长的生命力和更持续的增长前景。
 
(来源:澎湃新闻)
 
 
 
    投 融 资    
 
 
灵心巧手获超亿元种子轮融资
 
       4月8日,灵心巧手宣布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种子基金、万凯新材领投,力合资本、力合金融、华仓资本、鞍羽跟投。据悉,超亿元融资是目前具身智能灵巧手行业中金额最大的种子轮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灵心巧手的底层技术研发和产品优化迭代。
 
       灵心巧手成立于2019年,聚焦于以“灵巧手+云端智脑”为核心的具身智能平台研发生产。目前公司已经完成“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以及动捕遥操系统、灵巧操作数字孪生平台等软硬件的自主研发,面向企业客户、科研机构及个人开发者提供适用于真实场景的灵巧手系统化产品,月销量已超千台,在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中份额达80%,居行业首位。“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的工业版自由度可达25-30、科研版高达42,单指最高能够独立实现9个自由度并360度自由旋转。载荷方面,通过全驱设计和力位混合算法实现了5kg的最大负载,超越真实人类手指的部分运动能力,是目前全球市场中自由度最高的商用灵巧手。
 
       在市场实际应用方面,“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已应用于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具身智能科研工作;并在医疗康复、美容化妆、工业自动化等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已完成面向市场的批量交付。
 
(来源:投资界)
 
 
蚂蚁集团 再投具身智能
 
       4月10日,星尘智能宣传连续完成A轮及A+轮融资数亿元,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云启资本、道彤资本等老股东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继去年成立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子公司后,蚂蚁集团在具身智能领域持续“落子”,目前已投资星海图、星尘智能等企业。
 
       星尘智能成立于2022年底,公司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来自腾讯、谷歌、华为、大疆等企业及国内外顶尖高校和人工智能研究院。星尘智能致力于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架构,打造具备人类级操作能力的AI机器人助理,通过“本体+数据+模型”协同进化的方式助推世界模型,推动通用具身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星尘智能已推出全栈自研的Astribot S1机器人,现已在各头部高校、企业、数据中心等进行落地实践。
 
(来源:上海证券报)
 
深圳人形机器人创企,半年两轮融资近亿,预计年内批量出货
 
       4月10日,具身机器人公司鹿明机器人宣布公司在成立半年内已连续完成天使轮及天使+轮两轮近亿元融资。其中,天使+轮融资由普华资本、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创院院长、荣誉院士高秉强等联合投资、老股东行使超额认购权。
 
       鹿明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制造产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公司,致力于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创新,打造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具身机器人产品,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在现实世界的应用落地。团队不仅在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如具身大脑、运动控制、核心零部件设计等)上积累深厚,更具备消费电子行业大规模量产交付和极致成本控制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从前沿研发到高效产品化的独特闭环能力。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储备充足,团队基于过去千台量产经验,正聚焦于量产能力建设,预计在年内实现批量出货。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上一篇:2024, “新”!

下一篇:直击2025CMEF|哈工标致重磅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