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创周刊:《科创成长层指引》发布;近期多路资金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安徽发布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5-07-17 13:33:55

 
    政 策 速 递    
 
 
1、科创板“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发布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深化科创板改革,引导资本流向真正具备技术突破能力的创新主体。
 
       《科创成长层指引》从业务规则的角度对有关要求加以细化。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即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针对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从投资经验、合规运作等多个维度明确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条件;科创成长层调出标准中有关指标的计算口径等。(来源:中国证券报)
 
 
2、“人形机器人产业图谱”将发布
 
       7月10日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至28日在上海举办。今年将推动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联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国开发者网络、开源中国等机构,并将在大会上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
 
       本届大会将发布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同时,“AI驱动工业范式变革”论坛上,还将发布人工智能工业应用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分享工业大模型、智能体在制造业应用的最新实践,并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发展”论坛上,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图谱。(来源:第一财经)
 
 
3、多地出台政策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十一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广州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强化政策合力,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生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
 
       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今年以来,山东、海南、上海、天津等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支持当地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今年地方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的举措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更注重跨部门协同,形成政策合力;强化全生命周期支持,满足企业不同阶段需求;紧密结合地方产业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源:证券日报)
 
 
4、安徽发布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
 
       日前,由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委金融办、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正式印发,目标到2027年,科技领军企业目标超过30家;高新技术企业目标超过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超过5万家。预期安徽省科技贷款余额将突破万亿元,科技保险保障金额将达1.5万亿元左右。
 
       安徽省将建立省级天使基金出资“绿色通道”,持续扩大天使基金规模,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天使投资。探索设立蔚来产业概念验证公益基金,深化“先导验证+股权投资”协同模式,推动创新链与资金链早期融合。探索设立未来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国有资本打造专注于未来产业培育的耐心资本。积极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推动科技部牵头设立的S基金落地安徽。
 
       在“4个比重”方面,到2027年,安徽科技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预期提升至10%左右;直接融资占科技企业融资的比重预期提升至20%左右;天使投资占股权投资的比重预期提升至5%左右;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期提升至2.8%左右。(来源:安徽商报)
 
 
 
    行 业 头 条    
 
 
1、十四五”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值5.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7月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十四五”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值为5.5%。
 
       “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5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来源:新华社)
 
 
2、智元机器人21亿入主上纬新材,但否认借壳上市
 
       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计划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合计收购公司63.62%股份。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 “稚晖君” 彭志辉等。需注意的是,智元机器人方面对外界强调,本次收购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来源:金融界)
 
 
3、港股机器人最大IPO!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
 
       7月9日,全球智能机器人企业极智嘉(股票代码:2590.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本次IPO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 H 股 IPO,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 IPO。
 
       成立于2015年的极智嘉(Geek+)提供业内最广泛的AMR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2021年至2024年,极智嘉的订单量从15.9亿元提升至31.4亿元,几乎翻了一倍。值得一提的是,极智嘉现已成为To B机器人商业化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并在港股机器人板块具有相当的稀缺价值。(来源:IPO早知道)
 
 
4、智元、宇树科技中标1.2亿元人形机器人大单
 
       7月11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00%持股。根据此前该项目的比选公告,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05亿元(含税)。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最终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科技。观察者网了解到,1.24亿元的中标金额,目前在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中属于最大的一笔。(来源:观察者网)
 
 
5、AI 机器人自主完成复杂胆囊切除手术,准确率100%
 
       7月10日消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称,他们训练出一个能利用人工智能(AI)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的机器人。这标志着人类向自动化医疗迈出一大步。这一系统不仅能完成特定手术任务,更能“理解”手术流程,具备自主决策和应变能力。(来源:IT之家)
 
 
6、人形机器人产业迎多路资金“活水”
 
       浇灌近期,多路资金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一方面,多家创投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6月以来,星海图、银河通用、云深处科技、乐聚机器人等多家企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另一方面,武汉、深圳、南京等多地均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谋划组建相关产业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人形机器人重点领域。
 
       民生证券表示,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牵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的带动下,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在2045年后达到10万亿元级。(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7、我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我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今年1至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6.49万亿元,同比增长9.4%。整机销售也带动了上游电子元器件产量增长。1至5月,集成电路产量1935亿块,同比增长6.8%。下半年,我国还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消费品”行动,加速推动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和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来源:央视新闻)
 
 
 
    本 地 关 注    
 
 
1、《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备案办法(试行)》发布
 
       7月7日,安徽省科技厅发布《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备案办法(试行)》,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提升全省概念验证服务能力。明确备案条件及程序,指出近三年累计开展概念验证项目不少于50项,其中无隶属或关联的验证服务项目不少于10项,实现熟化转化不少于10项(通过概念验证后,获得股权融资、在皖完成公司注册、技术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或新获取临床批件、知识产权等)。(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2、安徽出台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12条”
 
       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于近日印发,制定的12条举措包括开展“一群一策”产业诊断,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强集群人才培养供给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政策供给。
 
       《措施》提出,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和集群人才培育供给。到2027年,组建30个左右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为有合作需求的集群牵线搭桥,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安徽省依据其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产出绩效等情况给予支持;因地制宜设置契合集群发展的急需专业,衔接产业布局推进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县域产教融合体。(来源:上海证券报)
 
 
 
    投 融 资    
 
 
1、星海图获超1亿美元A4/A5轮融资
 
       具身智能创企星海图近日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A4轮融资由今日资本、美团龙珠联合领投,中金保时捷基金、襄禾资本,以及老股东米哈游、无锡创投集团跟投。资金用于“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研发。
 
       星海图始终坚持以“整机+智能”为战略支点,已推出多款标准平台产品,包括通用仿人形机器人R1 Pro、轮式双臂移动平台R1 lite,并构建了全链路具身智能开发平台EDP。(来源:贝壳财经)
 
 
2、“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拿下近5亿元融资
 
       7月7日,“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立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星动纪元成立于2023年8月,是清华大学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本轮融资将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的研发与量产落地。(来源:上海证券报)
 
 
3、滴滴首投具身智能 小雨智造完成约亿元A++轮融资
 
       近日,通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商小雨智造完成约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滴滴出行领投,北京政府引导基金跟投。
 
       小雨智造成立于2023年1月,专注打造“一脑多形”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以高泛化能力的智能体控制多种形态机器人本体,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具身智能领域。此前,公司曾获讯飞创投、北京政府引导基金等投资。(来源:科创板日报)
 
 
4、赛感科技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 招商局创投领投
 
       近日,赛感科技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轮由招商局创投领投,琥珀资本及产业方博杰股份跟投。
 
       赛感科技聚焦新一代高性能柔性触觉传感器、机器人电子皮肤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发的柔性智能传感器及电子皮肤等产品,以轻柔顺行的贴合方式实现压力或温度的信号检测,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来源:IT桔子)
 
 
5、深庭纪智能完成数千万元种⼦+轮融资
 
       7月8日讯,AI伴随机器人研发商深庭纪智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由黑芝麻智能,软通高科、粒子未来基金等机构参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具身大脑的核心能力建设,以及加速新⼀代机器⼈产品量产落地。
 
       据悉,深庭纪由吴恩达高徒、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感知与机器⼈大脑负责人王弢创立,致力于打造拥有“态势感知与情境理解”的下⼀代具身智能机器⼈。(来源:科创版日报)

上一篇:2024, “新”!

下一篇:平台能级新跃升|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5-6月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