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创周刊:人形机器人入选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安徽拟增设“青年科技创新奖”;具身智能赛道再添巨头布局

发布时间:2025-10-21 10:49:46

 
    政 策 速 递    
 
 
1、工信部启动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聚焦算力网络发展,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泛在广覆盖的城域网络,在城域内提供毫秒级算力资源网络通达能力,即面向基础设施实现算力中心毫秒互连(<1毫秒),面向重点场所实现算力资源毫秒接入(<1毫秒),面向应用终端实现算力应用毫秒可达(网络时延<10毫秒)。以专项行动为牵引,带动产业各方聚焦畅通毫秒用算通道,在全国范围内梯次推进毫秒用算网络建设,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来源:工信微报)
 
 
2、工信部:推动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于10月12日召开,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会议表示,下一阶段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全面落实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高水平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强融合支撑载体,提升制造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围绕产业链需求一体化推进产业技术基础要素布局,提升系统化服务能力;加快营造产业创新生态,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构建形成以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31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有力支撑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生态。(来源:中国工信新闻)
 
 
3、工信部开展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征集工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的通知》,征集对象为有信贷、债券、股权、保险、上市、并购重组等融资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融资服务。加大“中试险+研发贷”“中试保融通”等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与高水平制造业中试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等对接服务力度。完善“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体系,密切与证券交易所工作联动,联合开展上市培育等,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来源:证券日报)
 
 
    行 业 头 条    
 
 
1、智元机器人联合均普智能全球线下首发精灵G2
 
       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与均普智能在宁波联合举办智元精灵 G2 线下全球首发暨投产仪式,智元精灵 G2 首次线下亮相,并同步开启与均胜电子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据规划,首批交付的智元精灵 G2 将率先部署于均胜电子的汽车零部件产线。均普智能表示,将建设年产能 “3000台+” 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生产线,为精灵G2进入更多制造企业的工业场景进行提前布局和准备。(来源:界面新闻)
 
 
2、宁波发布“人形机器人专属险”
 
       从中国太保集团获悉,其旗下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日前推出了全国首个专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设计的保险专属产品——机智宝。该保险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专属应用场景,保险覆盖了“产、销、租、用”的全链条场景,并将“风险拟人化”。尤其对于租赁场景,保险期限也更加灵活和经济,支持按天、周、月投保,精准适配多样化的商业场景。(来源:甬派客户端)
 
 
3、人形机器人“规则领跑”现实意义重大
 
       在近日举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分论坛上,上海发布了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和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该标准通过建立一套可互通的数据采集、标注与存储规范,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构建起统一的数据“度量衡”,使不同主体的数据能按同一标准流转与应用,为具身智能国际标准化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来源:央广网)
 
 
4、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问世
 
       近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教授团队在智能光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标志着我国智能光子技术在高精度成像测量领域迈上新台阶。(来源:财联社)
 
 
5、关键突破!我国自研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
 
       10月15日,我国自研的90GHz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封锁。这款产品将国产示波器关键性能提升到500%,采样率高达每秒2000亿次,存储深度达到40亿样点,能够精准捕获并分析纳米芯片的瞬态信号。仪器将为我国下一代通信、人工智能以及航空航天等科技的研发提供关键保障。(来源:央视新闻)
 
 
6、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入选
 
       10月13日,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开幕式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正式发布,分别是抗体偶联药物、Blackwell GPU架构、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人形机器人、“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既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或关键技术装备,也涵盖工程科技关键性原始创新与突破。(来源:凤凰网)
 
 
7、艾伦·图灵研究所研究员:AI将进化为独立操作系统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AI智能体的崛起》作者,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专业硕士课程导师,艾伦·图灵研究所研究员佩塔尔·拉达尼列夫(PetarRadanliev)在主旨演讲时指出: “当前AI只是操作系统中的一项功能,而未来十年,它将进化为独立的操作系统——但要实现这一跨越,必须先解决实时处理、应用范围与安全隐私三大核心问题。”(来源:新浪网)
 
 
8、OpenAI研究人员通过微调让ChatGPT暴露多重人格
 
       OpenAI研究人员微调数据,使ChatGPT暴露多元人格,出现“坏小子人格”,引发对AI人格理解、管理和利用的思考。人类倾向将AI拟人化,可借此理解AI。对AI进行人格评估,能助于人机协作。人与AI、AI与AI间可“性格互补”,但AI可能出现“价值对齐漂移”,学会隐藏真实意图。未来人类需重新审视自身位置,与AI人格共存。(来源:36氪)
 
 
9、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开发出“类脑”微型流体芯片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微型流体芯片,其运作方式类似于大脑的神经通路,这可能为研发下一代计算机开辟新路径。这种硬币大小的芯片由特殊设计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制成,并通过微小通道传输离子,模仿计算机中电子晶体管的开关。(来源:新华网)
 
 
 
    本 地 关 注    
 
 
1、2025年安徽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开始啦
 
       10月17日,安徽省科技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安徽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的通知》,发布2025年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指南,确定于2025年10月18日启动项目申报,截至时间为2025年10月31日23:59。单个项目省支持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原则上按省、市(县)分别不超过20%、企业不低于60%的比例共同出资。(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2、安徽科学技术奖拟增设“青年科技创新奖”
 
       10月13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拟在省科学技术奖中增设“省青年科技创新奖”,以单独奖项形式加大对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激励力度,这一举措在全国省级科技奖励体系中走在前列。(来源:大皖新闻)
 
 
3、2025 年安徽首版次软件(第二批)申报启动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发布通知,正式启动 2025 年省首版次软件(第二批)申报评定工作,重点支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具有原创技术优势软件和新兴技术软件、信创软件、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等类别项目。网上申报项目单位端口开放时间为2025年10月17日8时,关闭时间为2025年10月26日24时。(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4、2025年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引智专项攻关揭榜进行中
 
       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发《2025年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引智专项攻关指导目录》并组织开展揭榜工作,其中:关键技术攻关类325项,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类3项。省内从事相关领域的企业或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的联合体均可以申请揭榜,系统填报时间为2025年9月29日12时至2025年10月23日24时。(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投 融 资    
 
 
1、阿里领投穹彻智能 具身智能赛道再添巨头布局
 
       10月17日,穹彻智能正式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多位老股东纷纷追投加码,本轮融资将全部投入技术产品迭代、具身应用场景落地与生态拓展。根据公开信息,该公司自2024年3月起已连续完成5轮融资,其中包括多轮亿元级别的融资规模。公司推出的具身大脑Noematrix Brain2.0,是一个以“通用性”和“智能性”为核心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为智能体提供从研发、测试到部署和验证的全面解决方案,截止目前,公司已与零售、家居领域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来源:财联社)
 
 
2、一个月连融两轮千万级!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带队,上海再现机器人新星
 
       近日,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力合金融独家投资。两个月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受到行业关注。
 
       如身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打造真正走入家庭、服务老人的智能康养机器人。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德国顶尖原始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及港股上市公司微创®机器人(HK2252)、德国超级独角兽公司Agile Robots等企业。公司核心产品“齐家Q1”养老机器人支持“操作形态”与“轮椅形态”一键切换,预计2026年实现标准化量产。此外,如身机器人推出的“格物”多合一智能康复机器人系列已实现千台量产,并出口至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来源:投资界)
 
 
3、哈工大博士领衔,末端执行器团队B+轮融资落地,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
 
       近日,苏州钧舵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新晋投资方与老股东共同加持,资金将用于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行业场景拓展及全球化市场布局。
 
       创始人介党阳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哈工大-德宇航联合实验室。目前,公司已研发并量产包含编码器、空心杯电机、微型精密行星减速器、驱动控制器、电动执行器、多维触觉传感器、多指灵巧手、人形机器人等在内的数百款垂直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芬兰、意大利等数十个国家,全球化布局初具规模。(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4、清锋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
 
       近日,清锋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时代天使战略投资,指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清锋时代是一家3D打印及软件开发服务提供商,专注于3D打印技术及软件开发,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开发、电子硬件开发、材料开发等,其极速3D打印技术从打印设备与创新材料创新,致力于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来源:IT桔子)
 
 
5、爱诗科技完成B+轮1亿元融资
 
       AI视频公司爱诗科技已完成1亿元B+轮融资,由复星锐正、同创伟业、顺禧基金等共同投资。公司旗下产品PixVerse与拍我AI服务于C端大众与专业创作者,目前用户规模已突破1亿,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超过4000万美元,产品MAU(月活用户)超过1600万。(来源:北京商报)
 
 
6、千觉机器人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
 
       近日,具身触觉头部企业千觉机器人(Xense Robotics)宣布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这是千觉今年内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孚腾资本(上海具身智能基金)领投、产业方理想汽车、彬复资本和科实资本等市场化机构共同参与,高瓴创投、元禾原点、戈壁创投等老股东持续加注。(来源:企查查)
 
 
7、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A++++轮融资
 
       10月14日,“零重力飞机工业”正式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近3亿元,由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与方广资本注资,浩观资本担任财务顾问。至此,零重力飞机工业在两个月内连续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7亿元。(来源:36氪)
 

上一篇:工信部首批!机器人领域仅4家,安徽唯一!

下一篇:@种猪场 全国招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