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创周刊: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万元以下人形机器人来了;乐聚机器人融资15亿冲刺IPO ;安徽省首台套开始申报

发布时间:2025-10-27 15:29:16

 
    政 策 速 递    
 
 
1、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共中央
 
       10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创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来源:人民日报)
 
 
2、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工作。2025年度项目申报将面向原材料、高端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需求,聚焦智能工厂建设堵点痛点,发掘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深耕细分行业、具有工业基因的专业化供应商,强化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串珠成链”集成创新,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深化国家、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应用。(来源:工信部)
 
 
3、广东:支持工业智能算力应用 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依托专业机构建立工业模型评测体系,评估工业模型综合能力。(来源:财联社)
 
 
4、深圳最新发布!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10月22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深圳“20+8”产业战略要求,立足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提升深圳产业链活力与韧性的工作目标,制定1个发展目标和10项重点任务,到2027年底,辖区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上下游并购,收购未盈利优质资产以强链补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鼓励未来产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与技术突破。(来源:深圳特区报)
 
 
 
    行 业 头 条    
 
 
1、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科技服务业标委会主要负责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企业孵化服务、技术推广服务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秘书处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来源:央广网)
 
 
2、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下一步,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要积极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模式新业态。(来源:人民网)
 
 
3、一键诊断,精准开方!中小企业“公益医生”上线了
 
       近日,中小企业合规管理能力自测和管理诊断自测工具在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自测服务专区正式上线运行,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诊断服务,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管理水平,并给予针对性改进建议。企业可登录服务网,在首页“企业自测服务专区”栏目,点击“合规管理能力自测”或“企业管理诊断自测”模块即可进行自测。(来源:工信部网站)
 
 
4、松延动力发布首款万元以内人形机器人
 
       10月23日20点,松延动力在京东平台正式开启最新款人形机器人“小布米”Bumi的预售,限时价格为9998元,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款将人形机器人产品做到1万元以内的产品。
 
       据悉,“小布米”机器人身高仅94厘米,重量约12公斤,具有21个自由度,其中两条腿各有6个,两条胳膊各有4个,腰上还有1个。正式上线的产品可以实现倒地起身、行走、奔跑和跳舞等功能,也可以由用户实现图形化编程等二次开发。(来源:界面新闻)
 
 
5、智元发布“灵创”机器人创作平台
 
       10月24日,智元机器人推出全球首个0代码、0门槛的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该平台支持用户在没有编程基础和专业设备的条件下,通过上传人类动作视频,便可直接生成可供人形机器人执行的动作指令,从而完成从真人演示到机器人动作的端到端转化。灵创平台目前处于公测阶段,用户需完成注册与信息审核方可使用,并计划于2025年年底全面开放。(来源:科创板日报)
 
 
6、千亿车企AI负责人加盟!“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再添新援
 
       近日,据优必选官方透露,市值千亿的长城汽车前AI Lab负责人杨继峰,现已正式加盟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担任技术合伙人兼联席CEO。未来,他将牵头工业人形机器人、L4级无人物流车等产品的研发迭代,通过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化,为优必选端到端无人化物流体系的构建提速。(来源:维科网人形机器人)
 
 
7、宇树科技完成更名,王兴兴职务变更!
 
       10月23日,据天眼查App显示,宇树科技完成更名。“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王兴兴由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变更为董事长。(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8、钻进身体里治病 3D微纳机器人研发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最新研发的3D微纳机器人,让纳米医生钻进身体里治病的梦想成为可能。
 
       这款机器人其实是一双灵活的“机械手”,它能完成抓取细胞、释放颗粒等精密任务。大小只有40微米左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它的底部有磁驱动模块,外部磁场发出信号后,磁驱动模块就会像“指南针”一样跟着磁场方向运动,带着机械手在微观世界里穿梭,灵活拐弯避开障碍。在酸性环境下,“双手”会自动闭合;到了碱性环境,“双手”又会松开。这种“遇酸则闭、遇碱则开”的特性,让它不用人工操控,就能根据环境自动切换工作状态。(来源:央视新闻)
 
 
9、AI“重编程”癌症干细胞促其自毁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癌症治疗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精准识别治疗靶点,通过“重编程”癌症干细胞促使其自我毁灭。该方法在结肠癌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仅针对癌细胞而不影响周围健康组织,临床模拟显示可将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降低50%。(来源:虎嗅APP)
 
 
10、硅谷又现AI算力巨额订单!谷歌与Anthropic达成数百亿美元合作
 
       10月24日,Alphabet Inc.旗下谷歌将向OpenAI劲敌Anthropic提供多达100万颗专用人工智能芯片,这笔交易价值数百亿美元,深化了谷歌与这家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谷歌表示,这批由其自主设计的TPU芯片——专门用于加速机器学习工作负载的芯片——计划于2026年部署,将带来超过1吉瓦的算力。这笔交易是当前AI硬件竞赛中规模最大的交易之一,凸显出开发尖端AI系统的成本正大幅攀升:这类系统需要海量算力来训练和运行大型语言模型。(来源:财联社)
 
 
11、70亿元!全国首只银行AIC母基金来了
 
       10月21日,全国首只AIC母基金在深圳发布,该基金由深圳市与福田区共同招引建行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设立,规模达70亿元,其中福田区出资7亿元。据悉,该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架构运作,主要投向深圳“20+8”产业集群相关领域,包括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与现有产业基金形成错位、补位投资协同效应,助力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网)
 
 
12、全国首个省级“人工智能+金融”方案落地 解锁金融行业新动能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自治区数据局、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广西“人工智能+金融”实施方案》,围绕2026年至2030年广西抢抓机遇促进人工智能(AI)和金融业深度融合,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金融”创新高地作出规划安排,明确提出五个方面重点任务。这是全国首个省(区)级层面的“人工智能+金融”实施方案。(来源:证券日报网)
 
 
13、鸿蒙披露AI重大进展:首批80多个智能体上线
 
       10月22日,鸿蒙6正式发布,并面向首批90多款机型开启规模公测。这一版本也是鸿蒙在端侧AI能力的一次全面落地。华为表示,目前首批80多个鸿蒙应用智能体已经上架小艺智能体广场,范围覆盖了教育医疗、娱乐互动、生活服务等领域,可以协助用户制定旅行计划、值机选座、点外卖等任务。(来源:第一财经)
 
 
 
    本 地 关 注    
 
 
1、安徽省2025年度第二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工作开始
 
       10月20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二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评定工作的通知》,申报重点领域原则上参照《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需求目录(2025年)》,突出重大技术装备的两化深度融合,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节能、环保效果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网上申报项目单位端口开放时间为2025年10月23日8时,关闭时间为2025年11月12日24时。(来源:安徽省工信厅)
 
 
2、安徽省2025年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推荐工作开始
 
       本次揭榜任务面向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领域实际需求,聚焦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干式烟气净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识别监测等难点问题,共28项任务榜单。(来源:安徽省工信厅)
 
 
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开竞争类项目申报指南来了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保障“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根据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启动实施重大专项公开竞争类项目。10月24日,合肥国家实验室发布通知,部署“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开竞争类项目2025年度项目申报工作,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正式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5年11月6日8:00至12月10日16:00。(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4、安徽省“十五五”科技创新重点攻关领域及方向建议征集
 
       近日,安徽省科技厅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十五五”时期科技创新重点攻关领域及方向建议。征集要求:面向2030年、展望2035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立足安徽省优势,从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发,研究提出“十五五”时期安徽省科技创新重点攻关领域及方向建议。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底。联系电话:0551-65311341、62651206。(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5、合肥市征集科技攻关“揭榜挂帅”人工智能领域项目需求
 
       10月24日,合肥市科技局发布《关于组织征集合肥市2025年度第二批科技攻关“揭榜挂帅”人工智能领域项目需求的通知》,本次合肥市2025年度第二批科技攻关“揭榜挂帅”人工智能领域项目主要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和“人工智能+”4个技术领域。其中“人工智能+”领域仅可申报“揭榜挂帅”中的市关键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项目需求填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31日17:30。(来源: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投 融 资    
 
 
1、专注伺服驱动产品研发,西恩科技完成数亿元Pre-A轮及Pre-A+轮融资
 
       近日,苏州西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连续完成Pre-A轮与Pre-A+轮合计数亿元融资。其中Pre-A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经纬创投、建发新兴投资跟投;Pre-A+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洪泰基金、中鑫致道资本以及绿的谐波、景业智能跟投,老股东经纬创投持续加码。西恩科技成立于2021年,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团队,构建“芯片+算法”全栈自研能力,全面覆盖机器人关节驱动的多样化需求。据悉,西恩科技将以本轮融资为契机,推进智能化产线建设,实现年产能10万套目标。(来源:证券时报)
 
 
2、冲刺IPO 乐聚机器人融了15亿
 
       10月22日,总部位于深圳的乐聚机器人宣布,完成近15亿元的Pre-IPO轮融资。本轮融资汇聚了大量资方,由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础投资、石景山产业基金、东方精工、拓普集团、中信金石、中证投资、道禾长期投资、盛奕资本、联新资本、探针创投、合肥产投、玖兆投资及中美绿色基金联合投资。乐聚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最早一批做人形机器人的企业,核心团队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包括Kuavo、Aelos、Roban,应用于工业智造、商业服务、科研教育等。(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灵心巧手: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月订单破千台
 
       10月24日,灵心巧手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国瑞管理公司和博佳资本领投,国中资本、帝奥微等知名机构联合投资,老股东蚂蚁集团继续加注。灵心巧手核心产品LinkerHand系列灵巧手双向突破技术与商业量产,该系列月订单突破千台,占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超80%份额。 (来源:和讯网) 
 
 
4、中科第五纪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10月24日,中科第五纪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天使轮由华睿投资、鼎晖百孚领投,金融城资本、复琢资本跟投,老股东卓源亚洲、同创伟业继续加码;天使+轮则由国海创新资本投资。
 
       中科第五纪成立于去年9月,聚焦于具身多模态端到端大模型、通用具身机器人研发,今年以来已获得四轮融资。(来源:机器人前瞻)
 
 
5、单新石器完成超6亿美元融资,中国无人车加速出海
 
       10月23日,无人车厂商新石器宣布完成超6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Stone Venture)领投,并由高成投资、信宸资本等联合领投。(来源:证券时报网)
 
 
6、巡鹰新能源完成超1.5亿元A+轮融资
 
       10月22日,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完成超1.5亿元A+轮融资,由悦达资本领投,深报一本基金、安元基金、华杉控股跟投,老股东国轩高科、安恒投资继续追加投资。本轮投资主要用于循环应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回收渠道建设、团队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等方面,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后市场领域的领先优势。据悉,此次融资是继2024年完成A轮融资、2025年3月联合蚂蚁数科完成全球首单换电实体资产RWA(Real World Assets,真实世界资产)后,巡鹰新能源再次获得的大规模战略投资。(来源:亿欧数据)

上一篇:工信部首批!机器人领域仅4家,安徽唯一!

下一篇:科创周刊:人形机器人入选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安徽拟增设“青年科技创新奖”;具身智能赛道再添巨头布局